2024-02-01 13:30:44 - 来源:中评网
中评社北京2月1日电/美国当地时间1月15日,第75届艾美奖颁奖典礼在洛杉矶举行,中国设计师史敏及其团队凭借着为影视剧《最后生还者》设计的完美片头,一举拿下“最佳片头设计奖”。
领奖台上的她,身穿黑色礼服,脚踩高跟鞋,御姐范十足,熠熠闪光。本期“华裔青年说”,我们邀请史敏,讲述她追逐梦想、收获成果的故事。
“艾美奖是学生时代定下的第一个职业目标”
艾美奖是美国电视界的最高荣誉,过去,从未有中国大陆的设计师能够捧起艾美奖的奖杯。这一次,史敏和她的团队同伴曾潇霖双双获奖,成为许多人心目中的“华人之光”。
史敏坦言,“艾美奖是我学生时代定下的第一个职业目标”。她说,自己也没有想到,能在入行5年半不到6年的时间,达到一个类似“职业天花板”的目标,以致于获奖名单公布时,整个人状态比较懵。尤其是起身上台领奖时,尽管一再告诫自己,“千万不要紧张,千万不要跌倒”,但可能是心理暗示太强了,反而跌倒在观众席当中。
史敏说,直到重新在观众席坐定,她才反应过来,奖杯已经踏踏实实在手中了。那时的她,想到这一路的付出,五六年来努力的工作,看看身边的团队伙伴,不禁红了眼眶。
“奖杯很沉,但体验和收获是满满的”
面对记者“奖杯沉不沉”的提问,史敏笑称,“没有想到奖杯那么重”。她说,领奖那天,从得奖拿到奖杯,到后来的颁奖典礼以及聚会结束,时间大概是从下午6点半左右到晚上12点。回到家后,她的胳膊特别酸,为此还吃了一颗止疼片,但“体验和收获确实是满满的”。
史敏说:“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,能站在艾美奖的领奖舞台,是特别骄傲、特别自豪的一件事情……尤其是看到这届艾美奖有特别多的亚裔设计师、演员、导演等,很多亚裔的艺术家被提名或者拿到奖,感到非常自豪。”
用抽象化语言打造完美片头
谈及此次获奖的片头,史敏说,“片头设计师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,就是要在短短的一分钟内,对片子的精华进行浓缩提升,形成抽象化的转述”。
影视剧《最后生还者》讲述了真菌病毒爆发后,主人公如何在末日里存活的故事。片头一开始,菌类疯狂地生⻓,变幻成高速公路横穿于城市高楼大厦天际线间,又以抽象形态变幻成美国地图、人脸和防护网,最后幻化为两位主人公的形象。
她说,项目最初,导演指明“主题就是创建一个微观菌群,即构建视觉幻象奇观”。这句话从始至终贯穿了整个创作的根源。团队依照导演绘制的分镜故事作为参考分工完成。史敏的主要工作是先用3D数字雕刻软件设计形状各异的菌类、苔藓地形,然后使用3D模型贴图绘制软件去做一些模型的贴图,最后再进行画面构成、推敲打光渲染等一系列的工作。
看起来只有1分零7秒的短片,背后却是一个20~30人的团队近1年的努力。团队成员包括导演、设计师、动画师、特效模拟师、剪辑和制片等等,光主创就有6个人。整个团队是在导演的引领下,齐心协力共同完成片头的。
“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是一把双刃剑”
史敏的作品风格非常强烈——一种黑暗美学和超现实主义的糅杂。她表示,这是目前她一直在推敲幷且想去完善的个人艺术风格体系。她说,强烈的个人艺术风格是一把双刃剑。如果个人风格特别强烈的话,肯定会有客户喜欢。但在做商业项目的时候,就要根据客户的要求去慢慢调整。
史敏从小喜欢画画,从少年宫学画到参加艺考,都打下了比较扎实的美术功底。2010年,她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的电影美术设计系,除了学习专业知识,还学习了摄影、灯光、剪辑等一系列电影视听的基础知识。2015年,史敏到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电影学院留学,主修动画与数字艺术专业,还学习了2D动画技术及数字多媒体艺术。毕业后进入了索尼影业实习,之后则是一直在与Elastic.tv公司合作。
作为片头设计师,史敏笑说自己有点像“变色龙”,各种风格都需要掌握。生活中,她特别喜欢从各个学科收集创作灵感,比如艺术、建筑、舞台设计、服装设计等多个领域。除了看书,还喜欢去博物馆或是走进大自然,吸收各种各样的感受,获得不一样的体验。
史敏的作品唯美、精细,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语言,她的作品获得艾美奖的肯定,也登上过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。获奖后,很多对影视设计行业感兴趣的年轻人,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向史敏“取经”。
面对这些问题,史敏给出的答案是,当面临爱好和现实二选一的情况下,选择热爱是对自己有利、相对靠谱的决定,她鼓励年轻人去尝试更多可能。同时,年轻人要打开思维的固有方式,比如说做电影,不要只看电影,可以去看别的东西,包括当代艺术、服装设计、建筑、诗歌、文学类作品,或是听音乐,从各种艺术形式里汲取营养。